2016-2017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27份)
- 资源简介:
【创新设计】2016-2017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打包 Word版含解析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1.1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1.2 受精作用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1章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2.1 染色体数目变异对性状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2.2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1.2章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1.1~2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分离规律试验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1.3 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1.4 伴性遗传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1章基因的分离规律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2.1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2.2 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2.2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1.1 遗传物质的发现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1.2 dna的分子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1.3 dna的复制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1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1 认识基因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2 基因的表达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3 基因与性状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4~5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人类基因组计划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6 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3.2章基因对形状的控制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1.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1.2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2.1~2 生物多样性简介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2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整合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目标导航 1.结合探究活动和教材图文,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掌握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结合教材图文,理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进行的。
(2)特点
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
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染色体的变化(以精子形成为例)
①间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变化特点可表示为: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
a.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b.分裂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变化结果: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二、配子形成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睾丸或精巢。
(2)细胞名称的变化
精原细胞――→体积变大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精细胞――→变形精子。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卵巢。
(2)细胞名称的变化
(3)染色体的变化
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同。
(4)变化结果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差异
(1)细胞质分裂方式
①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
②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时均等分裂。
(2)数目与变形
形成生殖细胞数目/个 是否变形
精细胞 4 是
卵细胞 1 否
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2)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
(3)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
(4)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
(5)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
(6)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7)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
(8)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9)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1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
第二节 受精作用
目标导航 1.结合图示,概述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过程。2.结合减数分裂,理解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的原因。
一、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
1.新生命的起点
是受精卵,它是由受精作用形成的。
2.卵细胞的转运
(1)通道:输卵管。
(2)动力:输卵管伞部的收缩以及其上皮细胞纤毛的协调运动和卵细胞放射冠的功能等。
3.精子的转运
通过子宫到达输卵管的壶腹部与卵细胞相遇。
4.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场所
人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受精作用
1.受精作用
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场所
(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输卵管。
(2)鱼类和两栖类:体外(水中)。
3.受精作用过程
(1)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卵细胞透明带上的糖蛋白,是精子特异识别的受体,具有种的特异性。
(2)精子进入卵细胞: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断裂并留在卵细胞膜外面水解消失。
(3)当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立即释放蛋白水解酶。这些酶使透明带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阻止其他精子穿过透明带与卵细胞结合。
(4)精核和卵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作用的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的数目。
5.受精作用的意义
(1)保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使子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判断正误: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先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2)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角度看,配子的多样性主要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
(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 )
(4)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5)受精卵细胞核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6)受精卵细胞质中DNA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
答案 (1)× (2)√ (3)√ (4)× (5)√ (6)√
一、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
1.卵细胞体积较大,其转运过程必须借助外力,即输卵管伞部的收缩以及其上皮细胞纤毛的协调运动和卵细胞放射冠的功能等。
2.精子体积较小,由于具有长尾,其尾部富含线粒体,因而能快速向前运动。卵细胞中富含卵黄等营养物质,可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营养。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受精作用
1.受精前的准备
(1)精细胞变形的意义
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集中在头部,细长的尾部获得运动能力,利于受精。
(2)卵细胞体积较大的意义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卵原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
时期
方式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 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
不联会
联会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粒排列
在赤道板上
四分体排列在
赤道板的两侧
着丝粒排列
在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粒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
3.细胞分裂图像的快速辨析
(1)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
①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植物细胞分裂;细胞中部缢裂——动物细胞分裂。
②看细胞的外形特征: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
(2)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
依据染色体的位置: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
(3)分裂方式的辨析(以二倍体为例)
突破体验
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中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S 着丝粒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解析 从图1的纵坐标的含义可以知道,曲线变化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不是细胞核中总DNA含量变化。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DNA复制,一直到着丝粒分裂之前,每条染色体都包含2个DNA,此段时间内染色体∶DNA=1∶2;在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DNA=1∶1。就甲、乙、丙三图分析,乙和丙每条染色体包含2个DNA分子,属于图1中BC段;甲图着丝粒断裂,每条染色体包含1个DNA分子,属于图1中DE段。乙图因同源染色体分开,可判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确定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