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60字。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陈吉万(龙港二高)
一、设计思想
改变教材中对DNA结构介绍的顺序,将制作DNA的结构模型的实验进行分解,并通过让学生通过跟随科学家的探究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历程制作DNA结构模型,让学生的探究中发现科学家们曾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促进对DNA结构的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科学研究与高中生之间的距离,借此激励学生勇敢的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沃森与克里克是如何构建DNA的双螺旋结构与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探讨DNA的分子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习本节内容又是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的前提,只有掌握好了DNA分子结构这一遗传分子基础,才能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的实质。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学生在学习了生命物质基础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对DNA有了初步的了解。DNA分子结构的学习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目标
1.收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
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目标
1.体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逐步形成构建科学模型要以实验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
2.认同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五、重点难点与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是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构建的多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相互评价,指出其存在的缺点与错误,师生共归纳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将这些很难理解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教学难点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以学生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遵循科学的发展史,提供模型材料,构建DNA双螺旋结构。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使其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将知识化难为易。
六、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DNA双螺旋模型
2.学生实验材料:细铁线、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牙签、橡皮泥等若干。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