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080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福鼎二中)
2015年10月 17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福鼎二中
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标理念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重视“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一致”。为指导,在设计中的思考是: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甚至成为高科技的象征。其独特结构模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从课本的封面看到中关村街头的雕塑;以及街头的路灯,有特色的建筑设计等。这些形象地告诉我们10年前鲜为人知的DNA,如今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就是社会实际的切入点。由于在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学生已经学习了DNA的结构单位、组成成分、名称,并看到了脱氧核苷酸链。由以上分析可知学生对DNA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就为学生学好DNA的双螺旋结构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尝试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既是对已学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学习整个遗传部分的基础。该内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
课本首先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科学家们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学习和体会科学家们善于捕获和分析信息,合作研究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之后是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介绍,最后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学生动手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加上我校是市属重点高中,而我任教的班级又是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具备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的探索历程。
2.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征,默写出DNA的平面结构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DNA的立体结构、平面结构观察,掌握DNA结构简图的绘画。
情感目标: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善于利用前人的果。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