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ppt34
- 资源简介: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15张ppt.ppt
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设计.doc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 制作DNA双螺旋模型.mp4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DNA分子的结构 电话 13616362292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三
邮件 Zyj5631@163.com
单位 寿光现代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DNA的分子结构
一、教材分析
DNA的分子结构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构成。本专题的核心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要让学生体会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索中科学家所做的努力和贡献,DNA双螺旋结构受了时间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双螺旋结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严谨的态度。
二、学生分析
在学生在必修一模块中已经学习了核酸及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备了DNA有关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在分子水平上充分认识DNA分子,并进一步认同DNA的双螺旋结构,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简述DNA的分子结构特点。
2、运用数学方法对DNA双螺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进行计算。
能力方面: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懂得科学探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的艰辛;认同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课件动画对DNA结构进行动画演示,实现微观世界的直观化、可视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动手制作:微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明确DNA分子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以启示与思考。
预期效果: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时目的更明确。
3、课后: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本节的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预期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情景导入 设置一张关于亲子鉴定的漫画,你能说出DNA为何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图片展示
课堂探究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
教师设问质疑:
①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②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
③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总结科学研究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后小组交流讨论 多媒体课件演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