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密码的破译》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530字。
4.3《遗传密码的破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展现了科学家探索生物新知的过程,不同的科学家在不同时期都对某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研究和验证,资料中涉及的一些知识背景、设计思路、技术手段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本节课中,通过还原遗传密码破译的研究场景,让学生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运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采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体验探究与自主构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科学的本质,领悟科学方法。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遗传密码的破译》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 《基因的表达》的一节内容,是对本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重要补充,在教材中本来属于选学内容。该内容是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史探究素材,包含了“假说-演绎”的完整案例,也体现了实验设计的许多科学方法,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能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味科学的本质,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达素养,是达成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难得载体。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具体过程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对遗传密码的特点、作用有了清楚的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遗传密码的发现创造了条件。
(2)高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通过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程度,将影响其对于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的设计。因此在探究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细化各步骤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体会“假说-演绎”的重要作用, 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
(2)教学难点:遗传密码阅读方式的实验证据,无细胞系统破译遗传密码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遗传密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训练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2)通过再现科学史,培养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总结遗传密码的特点,提高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再现科学史,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
(2)感受科学知识发现过程的艰辛和漫长,理解科学的本质。
(3)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运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采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体验探究与自主构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