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2950字。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特点;
②能够掌握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③明确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强调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②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相互合作;
③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主动运输。物质的被动运输。
难点:物质的主动运输;渗透作用。
三、教学方法
1.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案导学:见学案。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并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初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复习回顾第二节课关于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如何实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接着显示各类营养物质经消化后,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过程,动画显示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情景。
【师】这些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P52相关内容,分析回答:O2和CO2通过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被动运输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O2和CO2进出细胞的情景。
【问题】
(1)细胞膜主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它有什么结构特点?
(2)O2和CO2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是否具有极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