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230字。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 风向标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P65-68,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提示,进行预习。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及时纠错反思,并落实在纠错本上。
二 学习目标
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学习重难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三 自主学习
【本节聚焦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从生理功能入手的科学探究
实验一:1895年欧文顿用植物细胞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他选取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 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脂溶性分子易透过细胞膜;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
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问题②: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问题③: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实验二: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①: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问题②:在此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红细胞膜来进行分析?
实验三: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做了丙酮抽提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抽提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问题: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思考:讨论对膜的研究为什么是从生理功能入手?
(2)单位膜模型的提出
实验四: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暗— 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