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4140字。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案)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 张雨
一、 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精心准备好相关资料、图片展示给学生,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学生亲手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引入〗
教师:从上一节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功能特性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根据细胞膜的功能及功能特性,请学生分析模型中采用的普通布、塑料袋、弹力布哪种材料更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为什么?
学生:(略)
教师:弹力布相对较好,那它能完全具有生物膜的特点吗?
学生:(略)
教师:显然弹力布不具有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还不是制作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那么生
物膜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呢?才使它具有选择透过功能?科学家也是带着这些问题,进
行了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探索。下面让我们体验一下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
〖师生互动〗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要弄清一种物质或物体的结构,首先要知道它的组成成分,那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呢?
资料一
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设问〗:对“欧文顿实验”
1. 最初实验得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 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