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2节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30 22:49: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weimingtia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2节精讲精练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主要讲述了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的结构发现过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二. 重点、难点:
  1. 渗透作用的原理
  2. 植物细胞失水、吸水的原理
  3. 渗透作用的概念。
  4. 细胞膜发现的经典试验
  三. 教学内容: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有两种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来自大气,通过植物的叶片吸收,再被利用。而水分则来自土壤,通过根吸收。
  根吸收水分最活跃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一)渗透作用原理
  在长颈漏斗口处密封玻璃纸(半透膜)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现象:漏斗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
  解释:烧杯内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漏斗内的蔗糖溶液中扩散,蔗糖则不能透过半透膜向清水里扩散。
  原理:半透膜是只能让一部分分子通过的特殊膜,在该实验中,漏斗内是蔗糖溶液,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目比另一侧,清水侧单位体积所含水分数少;水是可自由通过半透膜的,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在分子热运动情况下,同一时间内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比出漏斗的水分子数目多,因而漏斗内液面不断上升,直到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的分子数相等——这种水分子(其它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必备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该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质中有一个大的液泡,即中央液泡。
  1. 未成熟植物细胞:吸胀吸水。(无中央液泡)
  细胞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
  干燥的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吸胀作用吸水。
  2. 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具有中央液泡)
  a. 细胞壁:非选择性透过膜,水和溶质都能透过。
  b. 细胞膜、液泡膜: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通过;其它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均不能通过。
  因此,原生质(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成一层半透膜。而液泡液与外界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往往是个渗透系统,当成熟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第二节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1. E.Overton 1895 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
  2. 脂质溶剂处理膜,细胞膜被溶解。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3. E. Gorter & F. Grendel 在1925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的红细胞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脂膜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4. J. Danielli & H. Davson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5.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膜结构被破坏。
  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1959年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模型,认为膜上还具有贯穿脂双层的蛋白质通道,供亲水物质通过。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