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480字。
铜仁市2017年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铜仁市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课题】高一年级第3章第1节种群相对稳定
【题目】种群数量的变动
【教学设计思路】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规律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在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培养液中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及应用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明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
3、解释K/2值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细菌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材分析】
该知识内容属于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3章《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第1节《种群的相对稳定》中的第2课时的内容,是在前半期学习了动植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个体稳态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生物群体的稳态。该部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较为深刻地掌握前2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究,重点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构建过程和这两种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理论探究能力。同时该部分的知识也为后面知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建议】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建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构建“J型”曲线和“S型”曲线,并要求学生对这两种曲线进行描述、理解和应用;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建议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和增长率进行描述和探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对话法、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探索活动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粉笔头和盒子模拟大肠杆菌在培养液中的数量动态变化让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和“S”型曲线,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活动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