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知识结构
什么是稳态
内环境稳态 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护PH稳定的机制。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解决方法]
⑴利用“化验单分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血浆PH稳定的实验”、“输生理盐水”等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稳态概念的建构。
⑵通过稳态失调导致健康问题的实例,启发学生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解决方法]
同教学重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
六、教具准备
实验材料,图片或课件。
七、学生活动
1、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2、学生举例、思考、讨论。
3、完成实验。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
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
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
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
甲、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的PH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
出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