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1720字。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问题串,组织探究活动,整个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真正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的杰出成就为切入点,先后展示我校探究实验室的PCR仪图片、DNA指纹检测图等,并交流以下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借此引出核心问题的探讨:基因是否等于DNA?
(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遗传与进化”本节内容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
2.填写下页表:
DNA分子数 总碱基对数 基因数 基因的碱基总数 比例(基因碱基对/总碱基对)
大肠杆菌
人
通过对资料中数据的分析,学生写出关系式: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并得出以下结论:基因是DNA的片段。
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的一段序列,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
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设置第3号小鼠?
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
学生能从资料2中的信息比较容易地得出转基因小鼠发光是因为获得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挖掘提升: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这种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另外,提问“设置3号小鼠”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对照实验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分析资料4就可以得到相关信息:HMGIC基因就能起到控制小鼠肥胖这一性状的作用。学生自然得到以下结论: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