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在本节课前已经让同学们下去复习初中相应章节知识,并预习本节内容。但是由于时间比较长,可能部分同学对相应知识有所忘记,因此必须要给以提示,虽然病毒、生殖、反射等内容都已学习,但都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所以必须给以完全的讲解。学生对于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认识,有些是合理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观点。(例如:有些同学认为病毒不是生物,认为它具有细胞结构,生命能离开细胞等等一系列不科学的观点。)因此,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设置情境,暴露学生可能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
二、教材分析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为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应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堂高中生物的知识性学习课,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导入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因此应该将本节课内容上得生动活泼,但是由于这是第一节课,涉及内容又太多,对于很多知识大家都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所以只需要点到为止,对于书本上比较前沿的实例,正是本节课的一个突破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大家对初中知识的学习与义务教育相衔接,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既然是引导学生兴趣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内容中来,也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具体我们选择流感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究”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在教学时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同时探讨教材中的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的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几个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步步紧扣的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层次。
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问题讨论和讲解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问题
探讨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流感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
教师播放与流感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流感病毒的结构示意图等等。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流感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流感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流感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流感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教师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教师可以设问:
(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2.针对实例2,教师可以设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受精卵)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教师可以设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4.针对实例4,教师采取的策略为:
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提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
教师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教师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指出这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请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教师简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3.请尽量列举除教材中呈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4个生命系统例子外,其他的具体例子。例如,细胞这个系统,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细胞外,还有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等。
4.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5.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教师可以呈现教学策略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结: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
学生阅读实例,观察图示。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回答,也可以举例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可以先让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识。
学生根据图片和社会经验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
学生讨论填表。 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从多细胞生物──人也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开始的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与学习活动相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淋巴细胞的知识较深,学生不宜深入学习。
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