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doc 350.0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doc 165.5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oc 138.0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336.0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 391.0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6.2 细胞的分化.doc 422.00 K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6.3-4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doc 91.00 KB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目标:
1. 分析资料,总结细胞核的功能
2. 识图并说出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列表比较染色质和染色体
4.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自主学习
一、细胞核的分布
1.原核细胞没有完整的细胞核结构,称之为 。
2.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和哺乳动物成熟的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二、细胞核结构
1.核膜
(1)结构: 层膜结构,上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
如 和 进出细胞的通道,从而实现
核质之间的 和 。
(2)功能:把核内物质与 分开 。
2.核仁
功能: 与 的合成以及 的形成有关。
补充:核仁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生长活跃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核仁大。
3.染色质
(1)物质组成:主要由 和 组成,其中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形态及特点:极细的丝状物,易被 染成深色。
(3)功能: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 。
(4)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三、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 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四、模型建构(了解)
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2.类型:________模型、 模型、 模型等。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________模型。
3.细节了解:⑴物理模型可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形式,但不能是照片。⑵概念模型见课本P14概念图(用线条和文字等表示) ⑶数学模型:用曲线图或数学公式表示
合作探究:
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 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细胞中
横缢蝾螈
受精卵 用头发横缢蝾螈受精卵,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将变形虫
分割、去核、植核 ⑴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⑵有核部分去核;⑶去核部分移植核 ⑴
⑵
⑶
伞藻嫁接
与核移植 将两种伞藻的帽、柄、假根分开后,相互嫁接或核移植 ⑴
⑵
一、资料分析(课本P52)(重点)
二、细胞就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
⒈结构上: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________相通;
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细胞内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
⒉功能上:细胞各部分相互有_______、分工又________、协调一致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⒊调控上:细胞核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⒋与外界联系上:不断与外界进行 ,与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是不是所有细胞内的大分子都能够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四、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比较
名称
项目 染色质 染色体
不同点 存在时期 分裂间期 __________
形态 极细的____,光镜下不可见 呈______状或____状,光镜下可见
相同点 成分 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特性 易被_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 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载体
关系
__________物质在不同时期的__________存在状态。转化关系为:
五、P54旁栏思考:同一个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说出渗透作用的条件。
3.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原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部分物质能通过的膜);
①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浓度差异大时,会因吸水而涨破。
②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浓度差异大时,会因失水而死亡。
③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思考(P61):①红细胞内的水 透过细胞膜,血红蛋白 透过细胞膜。
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
③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 。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生质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探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 → 作出____ → ____实验 →____实验→
分析_______,得出________ →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2)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小于_________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
当_________大于_________的浓度时,细胞吸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
(3)当植物细胞失水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__,因而会出现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后,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特点: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是对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_____。
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自测】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2. 将一种动物细胞浸没于质量分数为 5%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膨胀破裂,则它的细胞液的浓度: A. 小于 5% B. 等于 5% C. 大于 5% D. 不能确定
3. 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 9% 的食盐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 A. 质壁分离 B. 呈正常状态 C. 细胞膜破裂 D. 皱缩
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合作探究
【活动一】渗透作用
1.分析教材P60渗透装置示意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⑴什么是半透膜?
⑵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会持续不断上升吗?
⑶液面高度稳定之后,半透膜的两侧有水分子出入吗?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吗?
⑷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⑸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2.归纳总结:
(1)渗透作用的概念: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__________,从相对含量______的地方向相对含量______的地方(即 浓度溶液向 浓度溶液)的扩散。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有两瓶蔗糖溶液,一瓶10%,一瓶20%,可是标签掉了,请用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实验将它们区分?请简要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判断结果。
实验思路:
预测判断结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