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史的教学是在新教材中特别强调和突出的。备课过程细致策划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实验及假说,评价他们的贡献。通过一连串的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科学家在思考研究;最后从中总结出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构建是本节要突破的一个难点问题。本节课中,教师自制了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模型,让学生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现象自己来构建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蛋白质与磷脂的组合方式,这样让学生不但形象、直观的了解了模型构建的过程、也让他们置身其中、探索奥妙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个难点的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来突破,有顺序和层次地介绍。通过幻灯片放映各个科学家研究的图片、动画,增强了这些内容的立体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在轻松中学。
二、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二节,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所以,这节的内容安排很巧妙,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内容:
①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史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
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在众多对细胞膜结构的假说中,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认同的,能较好地解释人们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学生必须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结构,理解和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这对于更好的理解下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很重要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发现的简史;
②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其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
③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①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②探讨建立生物膜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③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③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