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年优质录像课评比延安中学参评《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12 20:23: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     授课教师:庄蓉     授课班级:高二(5)班 人教版高二年级生物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制作DNA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复制及基因表达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更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已经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引导学生思考“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怎样的结构?”,启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的兴趣,还有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核酸的基本组成和元素等相关知识,这也为进入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认识到学科间的综合及科学家间的互助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教具准备:
  1、《DNA分子的结构》课件;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组件(一组一套);
  3、自制的DNA展示模型;
  4、DNA双螺旋结构大模型。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知识;
  课题引入;
  创设情景;
  启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什么?
  师: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确定了DNA的基本单位,接着,科学家进一步思考,究竟DNA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可以履行其遗传的功能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就一起来了解DNA分子的结构。
  师:首先,大家来一起看两张图片,大家看看这两张照片它们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生:DNA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图片和预习的知识可以回答出”DNA”,双螺旋结构。
  跟随科学家的足迹,探寻DNA分子的结构
  师: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的这个发现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那么他们两是如何建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沿着科学家们的足迹来体验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
  首先,复习一下DNA的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师:脱氧核苷酸由几部分组成?哪三部分?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自制的脱氧核苷酸组成成分的模型讲解:
  1、 脱氧核糖是一个五边形环状的空间结构,中间的尖的部分是氧原子;突出的部分是5号碳原子,然后逆时针旋转依次是4、3、2、1号碳原子;
  2、 含氮碱基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复杂,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嘌呤和嘧啶,嘌呤有两个环,嘧啶只有一个环。嘌呤包括A\G,嘧啶包括T\C.
  【学生活动一】
  1、 请一个同学来连接脱氧核苷(自制模型)酸的各个部分
  2、 其他同学两人为一组在自己的位置上,利用发给大家的模型盒里的DNA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模型盒中的各个组分代表:
  白色圆球:代表磷酸
  蓝色圆球:代表脱氧核糖
  绿色:
  蓝色:
  黄色:
  红色:
  白色短棒:代表不同连接的化学键
  教师点评:脱氧核苷酸各个部分的连接
  【模型】
  师:DNA的基本单位只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如此简单,而它们又是如何担负其不简单的遗传功能的呢?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怎么样的模型结构使DNA能够满足作为遗传物质的特性?
  师:那么请大家阅读课本P47-48的资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借鉴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他们因此提出来了怎么样的模型?
  教师观察各个小组学生,让学生互相讨论,多听取别人有何想法,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分析。
  教师点评简单介绍:
  1、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X射线衍射图;
  2、著名化学家查哥夫得到的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师:很好,那我们看看根据前人的这些成果,沃森和克里克先后提出了什么样的模型?
  【流程】
  模型      特点                   是否成立
  三螺旋  外侧:碱基;          否定(违反研究的结构数据)
  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        
  双螺旋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否定(违反了查哥夫的研究数据)
  (基本骨架)
  内侧:碱基(A-A,T-T)
  双螺旋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正确(与X射线衍射图谱一致)
  生:三部分
  生: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学生活动】
  1、 一个学生自制模型展示连接脱氧核苷酸的三个部分的过程
  2、 其余学生利用模型盒动手拼接一个脱氧核苷酸
  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课本的资料,带着思考问题进行学习。
  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生:借鉴了威尔金斯报告时的X射线衍射图;还有;著名化学家查哥夫得到的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回答。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