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1680字。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一、教材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的内容。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包括3节内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因此,第1章和本章的第1节,是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节内容的基础。
细胞学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由此科学家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这一融合了大胆想象与科学推理的假说,通过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得以验证。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循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象的创新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通过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提高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教学设计思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