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教案+学案(32套)
- 资源简介: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3.3 其他植物激素 教学设计5.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3.3 其他植物激素 学案5.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染色体变异》教学反思.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1(赵).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协和陈冬丽).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伴性遗传设计-达夫.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伴性遗传学案-王达夫.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导学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赵).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基因在染上设计-陈智耀 .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基因在染上设计-欧阳昭.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激素调节的实例(教案).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激素调节例设计-任延丽.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减数分裂 设计-杨美玲.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减数分裂-前进201104.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教学设计 (最终).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孟德尔教学设计一杨豪201104.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孟德尔实验设计-孙惠珍.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其他的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四中罗诗瑶).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前测试题-学生.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染色体变异学案(1).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人类遗传病测试(第8周).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人类遗传病双向细目表(10.20).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人类遗传病学案10.23.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突变和重组教案,庞清.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突变和重组学案,李丽.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突变和重组学案,庞清.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突变与重组设计,李丽20121026.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荔城陈丙生).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禺山杨芳).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种群数量的变化(二中 张婷婷).doc
广州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系列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广雅冯明董).doc上星期5在4中上完染色体变异以后,感觉既有闪光点,又有很明显的不足。
从整体上讲这节课前复习和后新授衔接,整体思路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讲解过程中,采用设疑和谈话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语言精练和准确。
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细节问题上,处理较好的是染色体组的概念。摒弃了老师干讲的单一教学,大胆的组织学生演示,形象生动的学习了染色体组的概念。采用实例入手,导入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而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了,直接了介1.教材地位: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章节。本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也有部分涉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譬如:必修Ⅰ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中学习的“控制变量”的方法将运用于设计对照实验;隐含着必修II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教材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从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现象开始,到郭葛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历时50余年,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个经典的篇章。它是众多科学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所包括的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素材。它作为教学内容,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这段历史,而在于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a解释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Ⅱ a.你收获的新名词:
b.你还存在哪些疑问?
b评述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 Ⅱ
2.学习方法、习惯和态度方面
(1)初步掌握实验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及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的基本能力;
(2)领略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方法,激发探究欲望并体会其中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等体会到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这样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
Ⅱ、学习导航
实验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人类遗传病》在高考中作为遗传学知识考查的良好素材,常以遗传系谱图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主要有:遗传病类型的判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为此,本课以先测后讲的方式设计了一节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复习课,具体过程如下。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通过试卷分析梳理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特点,遗传病的调查、监测与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考点,并通过构建概念图建立知识点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
1.2能力目标:通过自我分析错题,能查错思对、查漏补缺、查弱补弱,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的训练,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1.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人类遗传病与人体健康相联系的考点,树立优生优育的观念,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辩证地看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内容,是学生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系统,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种群也是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通过本节的学习,对种群的概念、特征具有明确的认识,为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接触过一些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且在必修二第七章已经学习过“种群”的概念,这为学习种群的特征打好了基础。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列举种群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分析种群其他数量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环境,能用种群的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及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