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1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6 19:15: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sufk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13份)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2-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承担着----蛋白质.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2-3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3-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3-2 细胞质和生物膜系统.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和ATP.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5-2 ATP的主要来源-----呼吸作用.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5-3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6-1细胞的增殖.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6-2细胞的分化、衰老、调亡和癌变.doc
  河南省许昌市重点中学2011生物新课标复习课同步学案(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doc
  自主梳理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1.元素的分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
  ①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②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等。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①最基本的元素:C。
  ②主要元素:如C、H、O、N、P、S。
  2.元素的含量特点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3.元素的存在形式
  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互动探究] 为什么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提示]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使地球上的生命建立在碳元素的基础上。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自主梳理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大约有20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 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2.氨基酸的结构,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取决于R 基不同。
  要点归纳
  1.种类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婴儿9种),必须从外界获取。
  非必需氨基酸:可以通过其他化合物转化而来。
 
  (2)特点
  ①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数目至少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因为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
  ②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否则就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例如:H2NCH2CH2CH2COOH。
  ③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这是氨基酸分类的依据。例如甘氨酸的R基是—H,丙氨酸的R基是—CH3。
  感悟拓展
  基因表达时,从信使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开自主梳理
  一、核酸的作用及分类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
  核酸包括两大类: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是因为每个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不同的。
 [互动探究1] 有人说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对于某一具体生物体而言,遗传物质只能是核酸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互动探究2] 有人说DNA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存在于细胞质中,对吗?
  [提示] 不对,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存在。
  三、核酸的化学结构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氨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
  自主梳理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1)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
  (3)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二、细胞膜的制备
  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胀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从而得到细胞膜。
  3.过程
  (1)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临时装片。
  (2)在高倍镜下观察,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3)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
  (4)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纯净细胞膜。
  感悟拓展
  在用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时,为什么要稀释?稀释的时候为什么用生理盐水?
  [提示] 稀释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等杂物。用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渗透压,防止在稀释的时候发生细胞破裂。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
  自主梳理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所需能量的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复杂的双层膜结构,广泛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复杂的双层膜结构,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
  3.内质网:是由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为各种反应提供条件。
  4.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组成。
  5.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表面,有些游离在细胞质中。
  6.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人体的病毒或病菌。
  7.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细胞保持坚挺。
  8.中心体:常见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互动探究] 各种细胞器的比较说明不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如何获得相应的细胞器?
  [提示] 采用差速离心法,即依自主梳理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可以利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SiO2和CaCO3,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层析中,在滤纸条上会呈现四条色素带,它们的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色素带最宽的颜色呈蓝绿色,最窄的颜色呈橙黄色。
  2.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
  色素种类 颜色 吸收光谱 滤纸条上位置
  叶绿素
  (约占3/4)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中下层
 叶绿素b 黄绿色  最下层
  类胡萝卜素
  (约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最上层
 叶黄素 黄色  中上层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表具双层膜,内部有基粒和,基粒是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基质中。
  2.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光和 绿叶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
  5.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 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