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2(第2课时)
- 资源简介:
约5670字。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案例
作者:卫志芳
单位:山东省文登市文登第一中学
电话: 0631-8061117
电子邮箱:weizhifang001@163.com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
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基础上本节主要进行知识性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本节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在教材及高考中的地位:细胞的呼吸为细胞的重要代谢功能之一,因此本节内容为《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中的重点内容,从考查角度看,多围绕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过程、产物、限制细胞呼吸的条件等方面考查;近几年的高考题大都将本部分内容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考查手段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本节的内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②对于培养学生能力作用:本节课由学生对应多媒体课件中“有氧呼吸过程图”总结有氧呼吸三大阶段的场所、物质能量变化等可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部分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科理论知识对于生产生活实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对于呼吸作用已经有了很肤浅的了解,本节的第一课时又进行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以及各自进行的条件及产物,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有关呼吸作用的过程、原理、本质的学习,水到渠成,自然妥帖。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通过表格比较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③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本质并能分析出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2.能力目标
①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和有氧呼吸过程图解等,通过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