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2610字。
基因在染色体上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于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等,如何使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教师必须认真思考问题和加以履行的职责。基于对这一基本理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科学家如何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找寻实验依据,启发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以新的高度、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原有的知识内容,锻炼思维的批判性。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实践过程作为案例,介绍笔者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学和遗传的相关知识的枢纽,在整个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属于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深刻地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内容的选用和编排也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总结归纳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培养比较、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对科学的热爱,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在大胆质疑的同时必须小心求证,培养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五、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引入内容
提出问题
介绍萨顿对蝗虫生殖细胞的研究 。
总结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行为表现并与课本中所列萨顿的推论进行比较。
科学研究方法介绍
与孟德尔所用材料相对照
摩尔根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介绍背景知识
解释实验现象
验证实验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请同学们回忆模块1所学习的关于细胞结构中与生物的遗传有关的部分。
为什么把染色体与遗传联系起来的呢?在细胞的研究中究竟哪些内容提示我们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并介绍萨顿对蝗虫的研究。
引入孟德尔定律,引导学生尝试将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阅读孟德尔第一定律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探讨1。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