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5110字。
《种群的特征》教案
铜仁一中生物组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来学习生命系统的特征。讲述了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内容,为下一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即是本书前几章内容的升华,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已经接触到了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在种群和群落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
1、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是研究种群的基本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对于了解和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教学难点:
1、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生态环境接触较少,对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的学习较为抽象,因此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2、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又比较难于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和举例判断,能理解和识记种群的概念。
2、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动脑计算、观看教学视频等,能了解样方法,并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锻炼实验探究能力。
3、根据老师讲解、分析归纳,能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ppt。
八、教学方法:
教授法、谈话法
九、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首先看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