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70字。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部分 教学分析与提示
【内容提示】
(一)内容结构
(二)内容特点
1.本章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标准》)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有两项:(1)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2)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中“搜集”是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动词;“关注”属于反应(认同)水平的情感性目标动词。教材把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对应《标准》的“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这一要求;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对应《标准》的“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这一要求。《标准》还提出了两项活动建议:(1)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2)进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由于本章内容丰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配备电脑、投影等电化教学设备,若学校没有上述条件,就要充分运用好挂图、模型、报章、杂志等丰富的资源辅助教学。本章教学中要提倡或维护生生、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师生和生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达到《标准》对知识、情感、能力目标的要求。
2.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科学和技术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
本章教材在学生学习了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方法介绍――突出优点――局限性思考”为主要线索,讲述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教材通过截取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阶段,介绍育种技术的递进发展历程,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性是育种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揭示科学和技术是在不断发现与超越的过程中互动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
3.注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灵活,注意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呈现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展示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认识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关注、思考和交流。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研讨,进一步理解育种的原理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内在的密切联系。
(三)本单元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把前五章关于遗传和变异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讲述,突出生物技术的改进对生物学知识、原理的应用所起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的学习主线之一,还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育种知识不仅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四)本单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其他章节的联系
第1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本章介绍的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第三章中有关DNA的结构、基因的本质,第4章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等内容,是学习本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基础。第5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本章关于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内容是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的基础。
【目标提示】
(一)知识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