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210字。
基因的分离定律
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设计
Zhenxin1122
一、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遗传和进化知识的基础。在本节内容的编排上,教材遵循一般的科学探究的程序,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来呈现出来。
在呈现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在此基础上,教材着重讲解了豌豆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孟德尔豌豆杂交的实验过程。
二、学习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本节内容是一个全新领域的学习。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又学习了《分子与细胞》,这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本节内容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拓展,而是从人类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角度上,学习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来研究自然界中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并最终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虑到此阶段高中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究热情,本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详细叙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2. 解释并举例描述相对性状、杂交、自交等概念;
3. 理解孟德尔假说,并能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实验现象;
4. 解释分离定律。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进一步掌握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的技巧;
2. 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体验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体会合作在学习中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2.孟德尔假说;
3.性状分离定律。
(二)教学难点:
1.相对性状、杂交、显现性状和性状分离等概念的理解;
2.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数据分析。
五、学习研究目标:
(一)通过师生共同建立和维护孟德尔及其对遗传规律的研究网站:
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与网络等现代媒体相关的能力;
2.初步探索络学习方法,以适应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探索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思考和学习,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调整,教法、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在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合作探索和学习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网络学习和合作交流在课堂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科学探究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调整为三个部分:认识孟德尔、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研究、我们来探究。在三部分内容中,学生自主探究一直没有得到以往教学实践的重视,这使得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不一致。而在本次课堂中,学生自主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孟德尔相关资料的收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设计)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统一。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创建和维护一个孟德尔站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习的互动性。
1.教法设计: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学习有机整合,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学生的兴趣。而在一般的计算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