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1)选择、种群变异性、基因频率与平衡
曾辉冬(平阳二中)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知识、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之后,从遗传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生物是怎样进化的。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论述了选择是进化的动力,种群的变异性,本节探讨的选择是发生在物种种群基础上,进化也是以种群为单位的,所以本节介绍了哈代—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自然选择实质上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上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选择导致适应、异地和同地的物种形成模式,并且从种群的角度研究生物的进化又和《稳态与调节》模块的内容相关联。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和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已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较为全面的学习了遗传变异的知识,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要结合实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来理解核心概念。让学生通过纸笔计算来完成课本的探究活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讨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遗传平衡定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概述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②简述影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因素。
2.能力目标:①运用计算说明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②学会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有关实际问题;③使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3.情感目标:①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②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2.教学难点: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3.教学策略:列举人工选择家鸡的品种变化来认识人工选择,然后列举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来理解自然选择及其成为进化动力的原因。组织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来探究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从而理解遗传平衡定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归纳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原因。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的生物及相关图片,并进行收集、选取,预习教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导入】地球上千奇百怪的生物到底是怎样进化来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要探讨的内容。下面,先请同学代表来展示辛勤劳动的成果。 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的特有生物的图片,并作简要的介绍。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代表展示并简介自己的劳动成果,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1.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⑴人工选择
⑵自然选择 【提问】达尔文观察到的现象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提问】达尔文经观察后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提问】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哪些内容?
【过渡】这些个体间轻微的变异,能不能以及怎样才能转变成变种之间或物种之间相对显著的变异呢?
【讲述】达尔文考察了植物栽培、动物家养下的变异。人们可以利用变异材料用选择的方法来培育新的品种。
【展示图片】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家鸡新品种、原鸡。
【提问】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某些比较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挑选出来。你认为原鸡有哪些变异性状是人们所需要的呢?
【讲述】人们使这些变异个体能保留后代,把其他变异个体淘汰掉。经过连续数代的选择,人们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得以积累,微小变异可以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家鸡品种。这就是人工选择。
【过渡】达尔文设想,在自然界中,一种类似人工选择的过程也在影响着生物,那就是自然选择。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
【展示图片】长颈鹿的进化。请学生讲解。
【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知识的引导与强调】自然种群的个体普遍存在变异,有利变异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率高于不利的变异个体,即性状特征有助于其生存的个体较之没有这种特征的个体能繁殖出更多的后代。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有利变异不断积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因此,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过渡】达尔文认为,在种群中普遍存在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这个思想能否得到遗传学的支持呢? 学生讨论回答:产蛋量高的、含肉量高的、勇于打斗的、用于观赏的等。
学生根据图片讲解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其他学生作出适当的补充。
学生结合前面的资料作出回答。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可以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
回顾旧知。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境,完成对自然选择知识的深层次构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