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0字。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厉惠(苍南中学)
一、设计思想
尝试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过程,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科学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3章学习逐步阐明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3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三、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探究和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影、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模拟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巩固,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锻炼。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转录、翻译的概念。
2.说出RNA聚合酶、遗传密码
3.比较DNA与mRNA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异同,能熟练运用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方法。
4.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5.总结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
能力目标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情感目标
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
五、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学难点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前者通过动手模拟和观看动化演示加深理解;后者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小组讨论、绘图和互评进行突破。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而且复杂,涉及的物质、名词又多,对转录和翻译过程尤其是翻译过程很难理解并掌握,本节教学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恐龙、发光老鼠等问题导入,设置悬念,以问题串形式层层推进,以表格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动脑分析、推测、探究,最后得出问题的结果。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制模型及CAI教学素材的使用,使转录和翻译凸现出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