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770字。第2课时。
《陆 地 生 活 的 动 物》教学设计
作者:齐齐哈尔市第十七中学 刘齐昌
指导: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宝琴
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第2 课时。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来阐明蚯蚓在形态运动等方面与其陆生穴居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点。了解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亲历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设计实施实验方案以及创新实验等实验探究技能。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验过程深化事物的观察方法,感知运用实验法解决疑惑。通过对蚯蚓运动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创新,进一步引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感知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实验来强化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追求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结合蚯蚓与人类关系渗透对生命关爱的保护情感。
[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教学,学生的情况可以从三方面需求进行分析:
知识需求:学生对身边的蚯蚓都有一定的了解,如:土中生活大致的形体特征和一些对人类生活的益处等。而对其如何适应穴居生活的却不甚知晓。当创造恰当求知氛围时,学生就会产生想知道更多一点的求知动机。
技能需求:本节课以实验为主,对于刚升入初二学生来讲,拥有一定的实验技能,但不娴熟,故对动手实验获取知识的同时,更企盼提高实验技能。
情感需求:初二学生好奇心盛,对事物有广泛的探究欲,蚯蚓这种一知半解的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身边动物就会激起他们心中想弄清事物缘由的求知情愫,即主观的学习动机产生,促进学习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另外,我校学生大部分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孩子家里都是菜农,对蚯蚓有一定的了解和好感,有捕捉蚯蚓的经历和经验,这对上好这节课奠定了情感和知识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来获知蚯蚓适应陆地穴居生活的特点。
难点:在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中,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实验的探究能力培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