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实录2
- 资源简介:
约2410字。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知识目标:1.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和结构。
2.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实验、分析、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合作意识,强化“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1.陆地生物的适应条件;2.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哺乳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和水中环境的显著不同。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设置情景,优美导入――初步感知陆地生活的动物。
课件之前提出问题:陆地和水中有哪些变化?(生:气候变干燥了,呼吸空气中的氧,普遍具有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我启发说:水中庞大动物的躯体一旦上岸,将无法行动,没有支持运动的器官,陆地上的也这样吗?(生:水中有浮力,陆地上没有浮力作用,支持运动的器官。
师:这些陆地生物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生:袋鼠是跳跃,猎豹是奔跑,蚯蚓是爬行,猴子是跳跃)同学们说的真好,正是有了多种运动方式,动物才能寻找到食物,躲避敌害。
相对于鱼用鳃呼吸水中氧,陆地生活的动物身体一般都有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在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做出及时的反应。
二、师生互动、解析并明确陆地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 体表被鳞、甲或有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 发达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3. 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吸入气态氧;
4. 神经系统和感觉发达——对刺激反应灵敏;
5. 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恒温。
三、 尝试实验,深入理解陆地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陆地不仅包括地表,还包括穴居、水陆两栖、以及在空中飞行栖息地在陆地上的动物。)
师:我们以蚯蚓为例,来进一步了解陆地生活的动物
怎样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为什么选择蚯蚓呢?
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呢?(生:潮湿,阴暗,温度,土地疏松)蚯蚓适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师:蚯蚓是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种类约有1800种,我国以有记录的有229种。蚯蚓体呈圆柱形,长约30cm,由70—100个以上体节构成,除第1节和最后1—2节及生殖带在,每个体节上都有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生殖带环状,由14~16节三节合并而成,无刚毛,仅有雌性生殖孔1个。在18节腹侧有雄性生殖孔一对。带着问题我们看一段录象。
师:问题一: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呢?
生: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