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生物精品讲练系列学案精品专题约33960字。
细分为: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蛋白质的功能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核酸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应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
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糖类和脂质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
【课标要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考向瞭望】以曲线、图表及实验设计题形式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知识梳理】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原理解读
1、
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
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
判断酶的活性。
(二)实验设计思路
(三)实验设计程序
(四)实验的变量分析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温度 淀粉分解量的多少
(用是否出现蓝色
及蓝色深浅表示) 淀粉和淀粉酶的
量、溶液的pH、
反应时间等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原理解读:1、 。2、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氧气生成量的多少。
(二)实验设计程序:取n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用盐酸或NaOH溶液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5、8.0、8.5、9.0)→分别滴加等量的同种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验氧气的生成情况。
三、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一)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二)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A参加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