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ppt53(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doc
种群的特征 32张ppt.ppt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种群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 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从群体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在群体水平,研究对是从种群和群落的层次来分析 生命系统的特征。在自然界中,我们必须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作为研究单位,那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 呢?研究这些特征具有什么意义?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具有一定的主动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以下内容:
(1)列举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
(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虚拟实验,测量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体会合作的乐趣,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采用的导入方法是问题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自然而然引出问题。通过图像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使这个展示更清晰、更准确、更有真实感。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衔接新旧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2、虚拟实验,构建新知
现在学生外出实地测量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存在诸多困难。因此我特设计了一个虚拟 实验来突破这个重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设计好虚拟实验,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进行真实实验前的指导;学生在拿到包含虚拟实验的学案后,进行分组实 验,得出数据,并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知识、演示变化
在讲授种群的年龄组成时,通过三个不同图像分别表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通过这三种图像的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真观化、可视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