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免疫调节(第2课时) 34张ppt.ppt
共1个课件,1份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免疫调节(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模块《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内容为两学时,本节课为第2学时。稳态与调节是必修3的核心概念,而高中生物必修3模块的内容编排意在引导学生在个体和群体水平理解稳态的构建及意义,从而形成稳态意识观。在个体水平上,稳态的完整调节网络的构建除了依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外,也离不开免疫调节,而理解了个体水平上稳态的调节机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群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因此,免疫调节的教学在第二章人和动物稳态调节乃至在整个必修三模块教学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历年来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热点。另外,免疫学的知识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时时刻刻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
1.知识:
(1) 初中知识基础: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
(2) 高中知识基础:
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6章第2节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2.能力:
具有相应的分析资料、处理信息、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但是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意识不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过合作学习,关注过某些疾病的流行和预防,对免疫调节内容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4.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学生普遍接受过计划免疫接种,而且有过非典时期的经历与见闻,对免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免疫的具体调节机制缺乏理性认识,可能会在学习中产生疑惑和困难。学生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比较模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体液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图表解读和观察(图2-14、资料图、图2-15);进行资料分析。
3.情感目标: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