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3310字。
课 题 《免疫调节》 科 目 生物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 师 方辉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使用人教版教材)已经学习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并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由于他们是在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该内容的,因此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记忆可能会有些模糊。而通过必修3前面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能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
2.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
3.区别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现它们在维持稳态中的协同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五、教学策略
引导、讲授、图解、阅读、讨论、Qu:Est教学策略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校每间教室都有配备多媒体设备,所以课前教师精心选择视频、图片等,制作了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介绍人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提问:人体是如何抵御病原体攻击的? 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组成 播放“人体免疫系统抗击流感病毒全过程”视频(见附件1),中间适时暂停,提出合适的问题。如下:“罗恩•奥布莱恩时年三岁,他应该在上幼儿园,但是他感觉不太舒服。他得了流感。他的身体正忙着与世界上最易传染的细菌之一全面作战。(提出问题1: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它要穿过哪些结构才能进入人体的内环境?)流感病毒从攻击我们喉咙后部的组织开始入侵,但奇怪的是,让我们感觉不适的不仅是病菌,还有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我们的身体对感染病菌的第一反应是发烧。流感病毒可以在37℃的正常体温下繁衍,因此我们的体温将升高几度,这将使感染的速度减慢。同时,大量吞噬细胞汇集到受感染的地方,它们来到这里与敌人抗争,但它们不是来摧毁病毒的,而是使自己被感染,并且被迫自我毁灭。当它们堆积起来,就形成了鼻涕。(提出问题2:目前为止,机体用了哪些方式对付流感病毒?)罗恩的状况变得糟糕起来,这标志着他体内的战争变得更加激烈了,他的身体开始了第二波进攻。这是杀伤T细胞,它们的目标是那些被病毒感染的喉咙处的细胞,它们将给予死亡之吻,在内部消灭病毒。但这种方式有它的代价,这些杀伤T细胞会造成间接伤害。罗恩开始有反应了,他开始嗓子疼,但病毒还未被击败。现在,免疫系统会尝试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它会释放一种Y形抗体,而不是直接摧毁病毒。这些抗体是专门为摧毁这些病毒而生的,它们覆盖在病毒表面,使病毒黏附在一起,现在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清除了。”(提出问题3:在机体的第二波进攻中,哪些细胞或物质起了重要作用?)
将上述问题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4:看到这些关键词,你有没有回忆起什么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内容?进而总结免疫系统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提出问题5:T细胞、抗体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1、病毒,皮肤、黏膜等;
2、发热、吞噬细胞与病毒同归于尽;
3、杀伤T细胞、抗体;
4、免疫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
5、被病毒感染的喉咙处的细胞、病毒。 通过补充的视频资源加问题1、2、3、4的引导,让学生回忆起初中学习过的“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这部分内容。
通过问题5让学生注意到特异性免疫的两种类型。
过渡 为什么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它们分别是如何进行的呢? 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体液免疫的过程 1.板画体液免疫的过程图:
边画图边讲解。
2.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回答:
(1)回忆细胞膜的结构,B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
(2)回忆细胞的生命历程,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等的刺激后发生什么变化?
(3)你观察到抗体如何清除抗原的?有什么特点?
(4)你认为记忆细胞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3.请学生完成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1、听讲。
2、结合刚刚老师介绍的内容回答:⑴通过膜上的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⑵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等等;⑶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之后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有特异性。⑷增强机体的适应性。
3、完成概念图 1、帮助学生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同时补充素材,适当拓展,以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注意到体液免疫的特异性和适应性。
3、体现知识的程序性和简约性。
过渡 如果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抗体还能对它们起作用吗? 产生疑问。 引出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过程 1.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教材P37图2—17),让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自主学习:
(1)被病毒感染后的宿主细胞表面有何变化?(2)细胞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是什么?
2.介绍细胞免疫的整个过程:
3.请学生完成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1、阅读,分析,回答:⑴表面出现抗原;⑵T细胞。
2、听讲。
3、完成概念图。 1、训练识图能力;
2、补充介绍T细胞的两种类型,消除学生的疑问;
3、再次体现知识的程序性和简约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1.用课件依次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1)在细胞免疫的最后随着靶细胞的裂解而被释放的抗原,最终要如何被消灭?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存在什么相似点?
(3)如果要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统一命名,你会将这种免疫命名为什么?
注意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初始回答设计出有效的追问。
2.介绍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机体与生俱来的,没有特异性,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1、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作出正确的回答。
2、听讲。 让学生认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具有特异性这个重要的共性。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结课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普遍联系,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稳态。 聆听、回忆,认同 说明生命活动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延伸
1.布置预习任务: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还有没有其他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受损或过强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免疫学目前有哪些应用?
2.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请学生查阅艾滋病、器官移植相关资料。
十、教学反思
在进行《免疫调节》这一节的教学时,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添、重组和活化。增添的有B细胞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细胞增殖分化的条件以及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在第1课时中依次进行了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在第2课时中将依次介绍免疫体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艾滋病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也将放在这里进行教学)以及免疫学的应用;通过视频播放加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免疫系统和人体的三道防线的教学。
在进行第1课时的设计时,本人还运用了新学习到的Qu:Est教学策略,先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再设计指向该核心概念的关键问题以及回答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的子问题,最后安排好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实践证明,利用视频进行的教学效果很好,先总结第一、二道防线,再总结由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这样的教学顺序也更符合逻辑。补充的内容加Qu:Est教学策略的应用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机体如何针对不同的病原体进行特异性免疫以及特异性免疫对于机体抵御病原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意义,这也有利于他们真正掌握机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