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创设主动探求情境是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情景设疑,创设探索情景,把学生思维引向探索知识的轨道上,激发兴趣,再利用生活化问题,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模型、实物、挂图、课本插图及多媒体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化抽象的问题为具体化。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切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并且设计和表达要具有新颖和生动性。有了问题意识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二、教材分析: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这一节是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之后,针对于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教学内容包括排泄与排遗的区分、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过程、排尿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基于学生对于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的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又很强的好奇心、爱问个为什么,并通过前面的学习明白学习人体这部分知识,始终贯穿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因此学生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多种直观材料的观察与资料的分析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了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及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身体健康,体验生命的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
难点是对实验数据给予合理的解释。
六、教学策略
依据课本设计的教学顺序,利用导学提纲设置的情境,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亲历科学,自我建构,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实现多维度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通过挂图、模型、猪或羊实物的纵剖图、资料分析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测、思考来加以推断、理解。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倡导合作学习。通过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STS教育落实到实处,理解生命科学的价值。
七、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