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 高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燕麦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识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分析。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是什么呢?(答: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没有动物那么灵敏,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如果能,那又靠什么方式来调节呢?出示课题:植物的激素调节。
新课讲授:
通过看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入本节课,提问: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向光性)引出植物的向光性,并介绍向光性的概念。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植物的向光性早在19世纪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并深入研究发现了生长素,做出突出贡献的有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让我们回到19世纪末,和达尔文一起“思考”,与詹森、拜尔同感“刺激”,随温特揭示生长素的奥秘。达尔文是最早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他是怎样研究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19世纪末的英国走走,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达尔文在观察禾本科植物胚芽鞘向光性的时候,猜想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与尖端有关,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对于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启发、提问),展示达尔文设计的实验一和实验二:
实验一: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到底是哪一部分起作用呢?达尔文又进一步做了实验,我们看他又是怎样设计的呢?
实验二:单侧光照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发现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达尔文还有一个更巧妙的实验,同学们想知道吗?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套住胚芽鞘顶端,用单侧光照射,幼苗继续直立生长;用锡箔小帽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单侧光照射,幼苗向光生长。
结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尖端的作用,那么,尖端产生的影响是通过某种结构传递到下方,还是通过某种物质影响到下方的呢?同学们,如果你们再来设计这个实验,探究尖端的作用,你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启发、提问),课件展示詹森的实验:
2.詹森实验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以下部位。传递的是某种物质。
詹森的实验也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的作用,那么弯曲生长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因为尖端接受单侧光的刺激才弯曲生长的吗?如果没有单侧光,它还会不会出现弯曲生长现象呢?1914年另一个科学家拜尔认真观察了弯曲生长的胚芽鞘,发现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的快,既然尖端能将其影响传递到下部,那么让胚芽鞘的两侧接受不同程度的尖端的刺激,结果又是如何呢?同学们,如果你们再来设计这个实验,探究尖端的作用,你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启发、提问),课件展示拜尔的实验:
3.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考讨论:生长素的产生需要光吗?光起什么作用?拜尔的实验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
通过达尔文、詹森、拜尔的实验,科学家们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那么如何证明是物质在影响胚芽鞘下方的生长呢?1928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