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190字。
探索生命的方法
【设计依据和构想】
本节主要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提供系统的探究思路。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青霉素发现的探究故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通过各小组展示探究实验成果及表达、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完善探究环节;通过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乐于探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 小组展示“蛆是从哪里来?”的实验成果及表达、交流,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 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素养。
2.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探究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体会表达交流的意义。
2. 养成善于观察、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确定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确定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CAI课件,搜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小故事。
实验器材: 实物投影仪1台,玻璃板8块,硬纸板8张,培养皿、镊子、放大镜各8个。
学生准备: 预习探索生命方法的内容,分组尝试探究“蛆是从哪里来?”的实验,写出探究报告。捕捉并饲养蚯蚓。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过前几节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临时装片,使我们看到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视野。但要学好生物学,光会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掌握探索生命的方法——科学探究法。
设计思想回忆旧知识唤起记忆,激发对新知识的渴求,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 分析案例,讲述新课
活动一: 分析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感悟科学探究。(课件展示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过程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围绕下列问题讨论、交流。
弗莱明是怎样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的呢?
弗莱明对偶然发现的问题有没有视而不见?他针对发现的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假设?
弗莱明是怎样验证他的假设的?经过多次实验,弗莱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青霉素的发现对人类医学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设计思想不直接告诉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去寻求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