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难点是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如果一种动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动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行为的。另外,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而且很多行为很难分清究竟属于哪一类,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相结合的结果。
先天性行为的意义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非常重要,使得动物一出生就能很快具有生存的基本能力,比如刚出生的小袋鼠生来就会自己爬到袋鼠妈妈的育儿袋中,继续生长发育,否则就会死掉;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并会抓握物体,这些都是先天性行为,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而摄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关于动物的学习能力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会快得多。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地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实验法是运用各种手段将行为的主体(动物)或行为的环境条件(各种有关刺激)加以改变,来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就是综合法。教材中的两个研究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即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动物的绕道取食,都可以用综合法来研究,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替换实验材料或方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