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文档(1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17份打包,含答案)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5章 第13讲 分离定律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5章 第13讲 课后限时训练1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5章 第14讲 课后限时训练1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5章 第14讲 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6章 第15讲 课后限时训练1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6章 第15讲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6章 第16讲 课后限时训练16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6章 第16讲 遗传与人类健康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7讲 课后限时训练17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8讲 课后限时训练18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7章 第18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8章 第19讲 课后限时训练19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8章 第19讲 生物变异的来源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8章 第20讲 课后限时训练20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8章 第21讲 课后限时训练2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2 第8章 第21讲 生物的进化 教师用书 Word版含答案.doc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五章 孟德尔定律
第13讲 分离定律
浙江[学考+选考]考纲确认
考点 知识内容 必考 加试
1.分离定律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b b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 b b
(3)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
(4)显性的相对性 a a
(5)分离定律的应用 c c
(6)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 c c
(7)杂交实验的设计 c
考点一| 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提出假设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
②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
③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在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⑤F1产生的两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即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CC∶2Cc∶1cc,表现型及比例为3紫花∶1白花。
3.分离假设的验证
(1)测交(方法)
①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②方法: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③预测分析:Cc×cc→1Cc∶1cc,表明解释正确。
④实验过程及结果:F1×白花→85株紫花、81株白花,其比例接近1∶1。
⑤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
(2)图解
4.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显性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课后限时训练(十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2016•宁波九校联考)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在细菌解体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
B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侵染细菌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不进入。蛋白质和DNA都有C、H、O、N四种元素,此外蛋白质中还含有S元素,DNA上还含有P元素。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15N和32P。]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又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形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其实验步骤为分别用35S
第21讲 生物的进化
浙江[学考+选考]考纲确认
考点 知识内容 必考 加试
13.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1)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 a a
(2)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 b b
14.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1)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b b
(2)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 b b
(3)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b b
(4)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a
(5)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 b
(6)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实例 a
考点一| 生物进化
1.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1)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
①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②生物界虽然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但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表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
(2)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
①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
②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2.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1)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个体间存在可遗传的变异。
(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①选择的类型
a.人工选择
选择对象 普遍存在的变异个体
选择标准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手段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经连续数代选择
选择结果 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
b.自然选择
变异个体――→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世代选择形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