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1(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2课时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一课时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教案.doc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主要是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动物,大部分生活在陆地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无脊椎动物基本都是节肢动物,如蜜蜂、蚂蚁、蜻蜓、蝴蝶、蚊子等,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很多都是节肢动物,更难区分哪些是昆虫。教材提供了节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结构列表进行比较,但这种仅靠图片观察的形式学生仍然觉得抽象,容易忘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观察真实的节肢动物和昆虫,分析他们的特征,再通过教学模型学习,自主构建“节肢动物”和“昆虫”两个概念。
【教学策略与手段】
1、通过自己捕捉到小动物制作动物标本,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小组活动,观察动物标本,总结归纳,初步建构“节肢动物”和“昆虫”两个概念。
3、通过展示昆虫的结构模型等,加深理解昆虫的特征, “昆虫”这个概念。
4、通过展示常平镇常见昆虫种类,让学生了解本土资源。
【教学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观察各类节肢动物了解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训练观察归纳能力。
4、通过讨论交流,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自己的能力。
5、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加强与同学合作与交流的感受。 感受生物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学生自主构建“节肢动物”和“昆虫”两个概念。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虾、蜈蚣、蜘蛛等)的标本和蝗虫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导部分学生介绍捕捉到的动物及该动物的生活环境(捉动物时要戴手套,注意防疫病)。介绍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学生拿出自己带回来的动物,说出捕捉的地点及该动物的特征. 感受生物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
观察实验,了解节肢动物和昆虫特征 展示同学们做的动物标本,引导学生辨认动物名称
蝗虫 金龟子 蝗虫 荔枝蝽 认识各种动物名称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呈现实验观察目的、展示观察材料,介绍放大镜、镊子的用途,引导学生如何观察。 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及观察内容,为观察活动进行准备。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上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吗,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群,且都是动物界中比较大的两个类群,并且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都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分组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4.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5.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软体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教学重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常见的双壳类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3分钟) 1.出示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2.利用PPT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否有相似性?
3.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
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观察和生活实例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是“蜗牛”。
观察、思考、做出假设。 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