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4130字。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一中 史嫣欢
一、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的贯彻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法。整堂课设计的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包括有:“玉山县冰溪河生态系统的调查”、“玉山县武安山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查”、“横街乡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而不是呆板的来自于课本。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营养而发生的联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而且更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本县的冰溪河生态系统、武安山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鼓励学生深入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去学习、探索、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并在课堂上通过同学们的比较、分析、讨论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往往会对“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这一相关知识点会较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生态系统调查报告的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力目标:
(1)通过冰溪河生态系统、武安山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查,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小组成员对生态系统调查报告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生态瓶”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索和协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通过对当地进行生态调查,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
(3)通过课外的“环保宣传活动”,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种群、群落的相关知识,已经具有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基础。
(2)高中生已初步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也具有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对高中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增加他们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法:
本节课以课外小组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学生共同讨论总结为主,共同探究了有关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知识,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
为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法等生物学素养,本课以“自主探究法”为设计理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分组讨论法、设疑启发法等。
(二)学法:
课前指导学生实地考察和研究玉山县冰溪河生态系统、玉山县武安山森林生态系统、横街乡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和总结,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以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