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练习】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生.doc
【课件设计】_演示课件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ppt
【教学设计】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doc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练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
讨论、交流,引入课题
↓
对达尔文、詹森、温特等的实验现象观察
↓
归纳总结法:获得实验结论
↓
讨论,并演示向光性发生的原理
↓
习题检测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
阅读法:学生自行阅读,提炼有效信息
↓
生长素合成、分布、运输知识小结
↓
自主探究法: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
↓
茎背地性试验现象的解释,并留下思考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讨论、交流。
明确向光性的意义、原因。 放映有关植物向性运动的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
1、 植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向光性现象?
2、 这种现象对植物体的生长有什么意义
3、 植物向光生长的外因、内因分别是什么?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导入课程学习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逻辑推理,将结论用语言进行描述表达。
观察、分析实验
评价实验设计
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科学工作者的实验过程,
1、 图片展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
提问;哪个部位决定胚芽鞘的生长?向光性与哪个部位感光有关?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讨论总结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设问:其中的刺激是什么,具备什么特点?为什么背光面比向光面的生长快?
2、图片分别展示詹森、拜尔的实验过程
提问这种‘刺激’具备什么特点,可能是什么?
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可能是什么原因?
讲述詹森、拜尔的实验结论
科学不是主观的臆测,它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刺激是一种物质的话,它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3、图片展示温特的实验过程
提问:这个实验设计严密么,问题出在哪,该怎样改进?
展示温特试验的对照实验
以前人的科学论证为指导,经大量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从生物体内提取出了这种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其本质为吲哚乙酸。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针对现象提出问题——解释——验证深入——结论
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体验科学发展过程,训练学生抽象、归纳相关信息,领悟知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呈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科学家不懈的探索精神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测评练习
1.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2.分析如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相同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4.下面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有错误的是()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慢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输送
5.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④和⑥
D.⑤和⑥
6.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实验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同两个琼脂与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割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