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20字。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材分析】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二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本节教学通过对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管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节内容为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但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怎样筛选视野中获取的信息,把看到的知识说得更明白?特别是本节课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活体还是第一次,应该怎样处理观察材料才能保证活动的成功?怎样珍爱生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不仅能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三种血管的知识,还能归纳感悟出观察的方法。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形成多种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难点】
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
2.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血管疾病和保护血管的资料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提出
问题 导入:
这段时间,大家都谈”甲流”色变,我们都担心自己或周围的人感冒发烧,但天气忽冷忽热,许多人还是感冒了。严重的还要去医院输液治疗。今天,老师也病了,哪位同学扮演一回白衣天使,为我输液缓解一下痛苦?大家要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
1、学生质疑和猜测
2、学生交流已知的有关血管的知识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 生扮演白衣天使,演示输液过程。
质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