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4110字。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观察,在交流讨论中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根毛;茎的木质部;运输途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节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植物通过根吸水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节的内容。本节的重点是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学习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的基础,在这里要使学生知道对于生物体,功能是与结构相适应的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本课的难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水分是通过木质部管状的结构——导管运输的。因为它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要让学生理解水分是通过管状的结构导管运输是比较抽象的,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边做边学,在操作实践中理解、领悟知识,在体验、分享与合作中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2 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出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2.2能力目标:(1)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2)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根毛的操作和用显微镜观察茎的结构,学会生物实验中观察的一般方法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通过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探究实验,学会生物实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验能力,分析能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放大镜对根毛的观察和小组共同探究实验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要认识到幼根对水分的吸收是靠成千上万条根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个团结互助的精神,进而形成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2)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价值观。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3)了解茎的结构。
4 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参加过种菜等农事活动,对农村生产中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上初中生一般好奇比较重,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另外,之前学生已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关植物吸水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节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体验探究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目标。
5 教学过程
5.1创设情境导入(2min)
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模式图和植物根毛吸水的模式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设疑:生活中有许多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举两个例子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毛从土壤中吸水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后,知道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分,根吸水之后,水分又往哪里运输呢?从而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植物根对水的吸收,在茎内的输导”。
设计意图:将植物吸水的抽象过程转变为形象的动画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更明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深入了解。
5.2观察根毛(10min)
(1) 教师提前准备好萌发的种子,让学生看能不能找到生在幼苗根部的“白色绒毛”——根毛,并让大家看看能数出有多少根根毛么?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