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设计与点评
- 资源简介:
约2790字。
案例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设计与点评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选自人教版初中教材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1)教学设计
1 教材及学情分析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1.1 本节地位和重难点
1.2 内容体系特点
1.3 存在问题
由于本节教材是以生命活动为主线,某些知识点(如木质部、韧皮部、筛管、形成层)的出现在编排上显得突兀、跳跃,给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造成一定困难,学生亲历科学和教师因势利导便成为学生领悟知识概念的关键。
1.4 学生特点
情感和行为特征:喜欢动手;爱提问题(开展微型实验;收集相关信息)。
已有知识基础:根尖的结构;分生组织特点(本节学习的前提和铺垫)。
2 教学策略和方法
2.1 变教师引入为学生引入。组织学生设计创新性、趣味性的微型实验,并进行相关资料调查,让学生在“做科学”中自行发现问题,激起探知欲望,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问题去,教学内容和时空开放,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2.2 沿着生命活动的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学生亲历科学、自我建构,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实现多维度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
2.3 增加学习的自主性。四人活动小组在小实验的选题和设计、资料收集等活动上自主选择,使其各尽所长、满足喜好,又促进协作学习。
3 教学目标
了解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水、无机盐、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植物茎增粗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能力,从而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探究生命奥妙的乐趣,发展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4 教学媒体 实验装置,CAI课件,自制小模具,显微镜,木本植物茎永久切片。
5 课型课时 实验探究 1课时
6 教学思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