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410字。
“种子植物”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宗场中学 阳中芬 邮编 644007
一、设计思想:
科学探究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者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思想,为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的教学进行了尝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与前一节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为后面学习的“种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基础,由于这一节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学生未曾接触的结构名词,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种子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关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教学,其中,第一课时无疑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因此,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推测、验证的方式,促使学生对这一生物学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减少单纯的机械记忆,基于以上几点,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
认识并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力技能方面,
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3、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创新意识。
五、教学策略
1、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的内容编排从知识角度看,采取了从局部到整体,由个性到共性的方法,先探究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归纳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再通过种子与孢子的比较,最后得出种子植物能成为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观察力、理解能力,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先让学生课前调查本校的植物种类,并查阅相关的资料数据,得出了种子植物是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容易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对本节的学习更加主动、迫切,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 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探究
本节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做为探究对象,实际上适合探究的豆类种子比比皆是,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佳的观察材料和最简便有效的材料处理方式,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探究,然后,在小组成员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组间的交流和讨论,归纳出豆类种子的基本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前一阶段是开放的,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一阶段则是通过交流、对比等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