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400字。
广西南丹县中学 卢爱芬章节名称传染病计划学时(40分)1课时(艾滋病另列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是健康生活的第一节,地位十分突出,主要介绍了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措施,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能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习者分析初二学生对传染病的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乐于了解有关的传染病知识,但他们也只是仅凭生活经验对传染病有粗略的认识,还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此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分析能力,此节可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常见传染病及其原因;2、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识目标:能列举出常见的传染病,能说出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习,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及其特点;2、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难点: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解决措施:学生通过讨论常见的传染病,能讲出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归纳出常见的传染病特点,通过对有关传染病资料的阅读、讨论,学生可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教学按以下步骤进行1、 开门见山的提出《传染病》课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列出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病例2、 教师对学生列出的病例进行点评(病例中可能会出现非传染病病例),从而引出问题:什么叫传染病?有什么特点?3、 学生讨论给传染病下定义,教师课件演示配合。4、 教师展示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分类表,让学生对已知的病例进行分类,教师点评5、 学生阅读病例资料1、2并思考讨论:发病的原因是什么?此病是如何传播的?什么样的人得病了?6、 师生就问题共同总结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7、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学生对已知的病例进行分类填表(教师对个别疑例进行指导)8、 教师进行引导:如何预防传染病呢?学生重看资料1、2,讨论这两个传染病是如何预防的9、 师生共同总结预防传染病的三大环节10、 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示的预防措施,并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预防措施11、练习巩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