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废物的排出》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7 15:21: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50字。

  案例7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二)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难点
  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用Flash制作尿的形成和排出动画,或准备肾的结构和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示意图。指导学生设计、修改调查报告,与学生共同搜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相互交流,指导资料发布会。
  2.学生准备
  设计、修改调查报告,分组搜集有关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的相关资料,准备资料发布会。
  教学思路
  通过质疑:人每天必须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和尿液为什么在量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讨论分析,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有关尿液形成的有关知识,了解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复习肾的结构与功能、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同时组织学生观看自制的Flash动画“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让学生了解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及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利用Internet未来教育模式,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各小组运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及页的汇报交流形式开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及其利用情况,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通过质疑,引导分析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人每天必须去什么地方吗?去干什么?
  生:上厕所大小便。
  师:据科学测定,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呢?(用1.25L百事可乐瓶让学生对原尿和尿液先在量上有一个感性认识)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