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320字。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设计依据与构思]:
本节的设计构思是“人体是如何将气体吸入肺的?在进入肺之前经过了怎样的处理?”据此本节设计了两个主要内容,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②呼吸运动及其过程。对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主要采取阅读与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自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呼吸运动相对复杂,主要通过直观教具与实验演示,通过学生动手体验活动,以多媒体动画为辅助,让学生能够直观分析,化难为易。人体肺活量的测量实验则采取引导与布置的方法,演示几种常见的简易模型,鼓励学生课后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以及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
技能目标:
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肺活量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项指标。
教学重点: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数学圆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2、教师准备:呼吸过程中膈和肺的变化示意模型。
3、FLASH:(1)呼吸运动的过程;(2)氧气分子的呼吸系统之旅。
4、视频文件:(1)肺的结构;(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询问炎炎夏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游泳,引出生活在水里的鱼与我们人类的不同,主要是指呼吸器官——鳃与肺的不同,并展示鱼的鳃的图片,并指出“如果我们大脑细胞缺氧6分钟左右,就要受到致命的损伤,心脏缺氧十几分钟将停止跳动。因此,呼吸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让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保证我们人体有充足的氧气,导出本节课将要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