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2140字。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激素调节》和《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之后,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本节课又为第四节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属于课程标准的第五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的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学习本节课有很好的帮助。
生活经验:手被针扎了会迅速缩手,听到上课铃声响会迅速进入教室等等;
知识基础:通过学习第二节的知识,学生已经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比如:脊髓的灰质中有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具有控制一些生命活动的功能等。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
(4)领悟科学家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和理解图文资料的能力,分析实验结果并推导出适当结论的能力;
(2)布置课后尝试训练小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尝试训练小动物,增进与动物的感情,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特别是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
难点:理解条件反射的特征和意义。
四、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合作讨论法、比较法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活动导入
明确目标 用小活动导入新课。学生做完小活动之后,给学生设立一个问题:这两个活动是在人体的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有继续设疑:该系统的是通过什么来调节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出示课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出示学习目标:1、说出反射的定义,理解膝跳反射形成的过程
2、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用打手板:家同学去打乙同学的手背,乙同学迅速躲避。每位学生进行十次,看看谁被打到的次数是最少的。
2、分组实验 1、叩击韧带时,小腿会出现什么反应?
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的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反射的定义是什么? 两人一组。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
3、合作讨论(一)
1、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弧的定义?
2、反射弧的组成
3、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本部分是本节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表演一个《火线救援》得小品。 观看小品:
1号(化工厂领导):对2号说“你马上给消防队打电话,给他说我们这着火了”。
2号(安全厂长):拿起电话打电话“消防队吗?鑫鑫化工厂着火了!请速来救火!”
3号(消防队领导):好的,我知道了,马上派人员去救火。(面向4号)说:去通知一中队马上去鑫鑫化工厂救火。
4号:(通讯员)是。转身跑向5号,说:“鑫鑫化工厂着火了,你中队速去救火!”
5号:(一中队队长)“是”。转身跑向1号实施救火。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