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300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生了解血液成分的基础上,本节教材从部分到整体,由浅入深地依次介绍了有关血管、心脏、血液循环、血压与脉搏的相关知识。《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作为本节的第一课时,主旨在于引领学生关注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进而为后面《心脏、血液循环》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时的内容是比较基础而又相当重要的。
【学情分析】
7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热情积极而又善于表现自己,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以诸多生活现象和实例来带动学生思考,同时注重知识的逻辑推理和环环相扣,以此来逐步呈现和渗透生物学相关概念;
7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让学生参与有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后止血包扎这一模拟演示活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可帮助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形象思维较强,因此在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上很可能只停留在直观和感性的阶段,对此除了运用观察、比较等方式,教师还要多加引导分析,加强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探讨以及模拟演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以及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深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同时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分析与血管相关的生活实例,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血管,进而学会更好地爱护和保护自己。
【重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为形态结构学部分的知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概念建构的主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围绕这3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如何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何增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使得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此,我从生活经验出发来引入课题,同时结合有图片、视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