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一)——血管》教学案例
- 资源简介:
约3160字。
血液循环(一)———血管教学案例
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中学 张万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②、概述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
2、能力目标:①、从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认识到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
②、学会较为科学的比较归纳知识
3、情感目标:①、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与合作精神
②、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做学生,很大方面是自己做。这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特征。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与锻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探究能力。
2、设计思路:
课前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把学生按好差结合分成15组,提前要求每组认真复习显微镜的具体操作。课时主要有两个实验。主要进程如下:
①、教师简介何谓动、静脉,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可见动、静脉;
②、学生观察血管切片,区别动、静脉;
③、学生分组比较总结动、静脉的主要特征;
④、观察泥鳅尾鳍血液流动、认识毛细血管;
⑤、简单介绍静脉瓣。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校是政和县的农村中学,校内没有电教室,只有一间不十分像样的实验室,室内有可用的显微镜10-15台。为传统的大班教育,每班在60人左右。
农村学生对动手实验兴趣较浓,但普遍单扛,合作意识偏低。
泥鳅之类实验材料可事先由教师自己购买或布置学生捉。
四、教学过程:
教师:(举起左手、握拳,手背向学生,指着上面的“青筋”)
问:这是什么?
学生:血管。
教师:对,这是血管。人体的血液就在这里循环流动。
问:什么是循环呢?
学生: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教师:回答很好!我们人体大的血管就根据它是来还是去,分成了两种。把心脏里血液送出去的就叫动脉,它分布较深,里面血液流动快,把血液带回心脏的血管就叫静脉,一般分布较浅,血流速度较慢。
教师:(再次握拳,手背向学生,指青筋,)
问:这是什么?
学生:静脉!
教师:为什么不是动脉?
学生:因为分布很浅。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